您当前的位置 : 太原新闻网 >> 综合新闻

老太原婚俗“顺口溜”

来源:太原新闻网 作者:彭庆东 2024年03月26日 18:27

  老太原人的婚礼仪式,少则两三天,多则得三五天。其间的顺口溜层出不穷,既是讲究,也是祝福,又是期盼。不仅新郎家里如此,新娘家也是喧腾热闹。如,婚礼当天晨起为新娘“开脸”,又叫“开面”,即用细丝线或五色线绞去新娘脸上的汗毛,表示做姑娘的日子已经结束。开脸前,屋里大炕上要摆一把高脚椅,新娘端坐椅子上,由被称为“全福人”——公婆、父母及丈夫俱在且儿女双全的妇女为其开脸,“全福人”边开脸边摇扇子,最后送上一段顺口溜:“坐椅子,扇扇子,丫环蛮妮子伺候一辈子。”

  当娶亲花轿回到新郎家门口时,鼓乐齐鸣,燃炮相迎,接亲者(老太原俗称“捏姑”)手提斗具,在新娘挑帘下轿的路上边撒谷草秸边念唱一首顺口溜:“天门门开,地门门开,新媳妇儿请出来。”撒谷草秸有“清水洒街”的含义,旧时官府有重大活动都要搞一个“黄土垫道,清水洒街”的隆重仪式。顺口溜里的“天门”“地门”多指易卦里的方位,这里指新娘下轿的地点,这是先生算好的,寓意“天地作合”之门,此时新娘从“天门地门”或被背或被抱下轿,一则表示新娘的到来会给这个家庭带来福运;二则表示新娘是地道的明媒正娶,以此确保新娘日后的合法地位,简朴的顺口溜意味深长。

  洞房花烛夜,一对新人须共喝一碗拌汤。这时,有人送上一首《和气拌汤》顺口溜:“妈家水,婆家面,和气拌汤长寿面,豆芽儿娃娃一串链。”拌汤,是老太原人的家常便饭,虽说登不了大雅之堂,但在婚仪上却是锦上添花。和气是指做拌汤的清水是男方娶亲时用一桶酿酒从女方家换回来的,即顺口溜里说的“妈家水”,用婆家的面粉拌撒在锅里,取意“和和美美,添丁发财”。

  出嫁后的第二天,新媳妇要在邻家梳头,仍由“全福人”为新娘梳头,老太原人也称之为“盘头”,此时“全福人”就要先祝辞:“一梳子,两拢子,养下娃娃戴顶子。”“顶子”,旧时指“官老爷的纱翅帽”。“戴顶子”是希望孩子的前程似锦。还有其他梳头祝福顺口溜:“一梳金,二梳银,三梳梳个‘切塌’(意指可爱、漂亮)人。”

  老太原婚俗花样繁多,与之相搭的顺口溜也不胜枚举。如,婚日一大早为新郎家铺床讲究的顺口溜:“一铺金,二铺银,大胖小子送上门。”即使婚后也有保障新娘回娘家权益的顺口溜:“头趟四(天),二趟八,三趟十二回娘家。”甚至还有新娘小姑为洞房送便盆的顺口溜:“姑姑提盆盆,嫂嫂开门门,侄儿侄女一群群。”

  如今,随着时代的发展,坐轿变成了坐车,梳头升级成美容,传统的婚仪也与时俱进,于是许多顺口溜也渐渐消逝在时代的长河里,但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(责编:张佩)